第一百四十八章 偷袭得手-《过河卒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几艘大船一沉,不仅是战力损失那么简单,还把相当一部分战船直接堵在了港口里面,毕竟港口水深摆在这里,就算有过专门加深拓宽,也不能与海港相提并论,几艘大船同一时间沉没,相互堆叠,就变成了类似暗礁的存在。

    说起来这还是秦权骁的问题,他认为苏元载的舰队不敢轻易发动进攻,选择把船停泊在港口中,想着有港口炮台作为掩护,根本不怕苏元载偷袭,便没有把战船分散在湖面上。

    可秦权骁没有料到道门掌握了更为先进的作战方式,一次偷袭,从发起进攻到从容撤退,陆地上的炮台甚至没发现敌人在什么地方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,秦权骁一方也不能确定偷袭到底来自何处,甚至有人认为是混入了小股精锐,偷偷在战船上安放“凤眼”,这才炸掉了锅炉和弹药库。

    有心算无心,自然要吃大亏。

    不等秦权骁收拾残局,苏元载全军便已经压了上来,这边摆开阵型,蓄谋已久,对面却被堵在港口里面,混乱不堪,虽然有陆地炮台的掩护,但也是处于绝对的下风。

    事实上,当双方开始炮击的时候,秦权骁所部水师几乎是处于打不还手的状态,多亏了还有岸炮,才算是有来有回。

    只是中原大地承平日久,难免武备废弛,这些炮台火炮大多还是几十年前的样式,论射程不如舰炮,威力也很难破甲,只是舰炮存在仰角不足地问题,才没能第一时间把这些居高临下的岸炮打掉。

    苏元载亲冒矢石,直接在第一线指挥炮击。

    转眼间,整个港口已经被滚滚浓烟笼罩,在浓烟下又有橘红色光芒不断闪烁。

    在不到一刻的时间里,苏元载的舰队倾泻了上千发炮弹,在这种程度的炮击下,哪怕是天人一级,也不敢强行升空,只能是避其锋芒。

    同时苏元载又放出了大量的火攻小船,携带炸药,朝着港口急速冲去。这种战法颇具古典主义色彩,不过招不在新,管用就行,此时秦权骁的战船被堵在港口里面,根本就是活靶子。

    很快,整个港口已经是一片火海。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