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章 他们那一代-《一名隐士的前半生》
第(2/3)页
我有过体会,毕竟那个时代,离我并不遥远。但是,我的青春谈不上求知与思考,只是在为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奔波。我太贫困,挣扎在生存中的人,根本不配谈什么独立思考,打工拿钱,老板的话,就是真理。
“小学和初中时,我们是有老先生的,年龄比较大,保留着过去老先生严肃但无趣的风格。但最吸引我们的,是年轻的老师,穿西装打领带并且夹杂着英文单词的年轻老师,才是我们追逐的对象。传承几千年的师道尊严没有了,偶尔被打破,我们因为追逐形式上的新奇,热烈拥抱着一切打破传统的东西。”
其实,这种情况在中国近代史上出现过,那是新文化运动。鲁迅在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中,就对那旧式的老先生进行了嘲讽。中国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冲击,主要有两种阶段。第一阶段是新文化运动,导致了中国近代的革命。第二个阶段,就是八十年代,西方思潮的进入,推动了改革开放。
这两个阶段中最主力的接受和影响者,是年轻人。尤其是在学校求知的年轻人,成为思想转换最快最彻底的人。
“在高中时期,文理分科,其实我理科成绩是很好的。但我坚持要学文科,只不过,我当时看了一些西方的哲学中译本,就是简洁介绍思想的那种小册子,就觉得自己智慧上身,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英雄气概,导致我不顾家人的反对,坚持报了文科。”
这与我不同,因为我当时只是为了挣钱,凭名称印象,报了什么国际贸易,以为能够发财。结果当然很戏剧,我后来也算是发了财,但与我的专业,毫无关系。
“我们那个时代,高中与大学时代,受西方思想蔓延,个人主体成了根基,在我们同时代同学的身上,最直观的反映是个人英雄主义。看电影喜欢香港的古惑仔、成龙的武打片,或者好莱坞的超人,第一滴血。总之,热血澎湃的东西,我们都喜欢。其实,这与我们专业的精神是不相符合的。”
当然,哲学需要的是理性,凡是诉诸感情的东西,还是越少越好。感情与理智有冲突,并且思维模式完全不同。
“在哲学上,大学老师虽然也讲学院派的东西,也强调马原,但是我们私下爱好的是尼采,毕竟,热血是年轻人共有的特点。我们爱好摇滚,喜欢崔健窦唯,喜欢黑豹唐朝。我们一无所有,我们有热情。当时,我们鄙视一切权势与金钱,以为真理在我们手中,我们就是英雄。一个口号,正确与否不重要,能否鼓动我们,才是决定流行的关键。于是,我们就有了许多偶像,当然,心中的偶像,也保存不了多少天。频繁更换崇拜对象,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常态。”
其实年轻人都有这个特点,他们一无所以时,从心理角度上讲,就采取蔑视的办法,或者当现实不存在,活在自己营造的情绪环境中。也许,自己感动自己,并且有许多同龄人共鸣,就已经足够。
“这种火花四射的青春,貌似四面出击,实则一盘散沙。好的思想,不仅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体现出来,并且要经过实践的打磨,才能够坚硬起来。而,我们这一代在实践上,却过于幸运,或许造成了思想上的不幸。”
这个逻辑,我没有理解过来。小胡更不好理解了,因为,他比我还要小。时代变化太快,代沟就拉得太深,所以,十年,是不太好跨越的。
“之所以说幸运,是因为,大学后,我们的同学们都过上了更为缤纷的生活,生活每年都变样,几乎没有整理思想的时间和机会。我们那时候,毕业于重点大学的人,就是成绩很一般的同学,也都有一个好的工作,毕竟当时还没有大规模扩招,我们大学还算是精英教育。”
不要说精英,就是大部分民众,在这个时代,迅速增长的财富和变化的社会,也带给了他们难以预计的生活和难以想象的环境。来不及思考,也许是思想上不幸的原因。
“在大学同学里,最差的就是教书了。我就是其中之一,当时成绩太好,走了传统的路线,从硕士到博士到留校教书,简直不要太顺利。一方面是我学得好,另一方面是我们这个专业比较枯燥,同学们坚持不下来。更重要的是,大家的出路多了,很多优秀同学并不想留校教书,我的竞争对手少了,我就顺利留下来了。”
本校博士留校教书,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,但在过去是令人羡慕的路径。
“只不过,我是喜欢思考的,我找到了哲学思辨的乐趣,所以才坚持了下来。我的同学们,有做政府高官的,有做生意发了大财的。每年同学聚会,我的价值,是留守,做形式上的东家,因为我是坚持在学校的那个人。当然请客的钱还是同学送的。我评教授时,因为有专著发表的要求,还是同学掏钱给我出书的。我并不感到羞耻,因为我的专业,确实比他们强。”
我也曾有同学邀请我参加同学会,我都拒绝了。因为,不仅我那个大学根本不值得我如此缅怀,况且,学校已经没有自己要好的同学存在,也没有自己印象深刻的老师存在了。没有充满感情的同学老师的学校,只是建筑,不值得聚众闹事。
“即使是我这种变化最小的生活,也被时代拉着前进,以至于根本没有思考的价值。比如,我在学校的房子由筒子楼变成楼房最后变成电梯房,我从骑自行车上课到开小汽车上课,到处被人请去授课,有时学校与外国机构联合组织所谓学术交流,就当是公费旅游。我手上还有一些社科项目,尽管成果出来没有什么人看,但经费少不了的,手中也有一点权利。”
今天,只要是重点大学的教授,有没有权利,除了带研究生资格以外,最重要的,是你手里有没有项目,社科项目虽然经费少,但苍蝇也是肉,也是财权分配的大事。何况,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项目不同,社科项目出成果比较随意,因为缺乏客观评价标准,基本上同行的关系搞好了,就可以通过了。钱虽然少,但挣起来,不费力。
万老师是教授,并且手中有项目,可见,他已经趋近于学术食物链的上层了。当时我的印象就是:这个人,不缺钱。
第(2/3)页